搜索

热搜词:

脱贫攻坚 政府工作报告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解读

《白云区气象灾害应急联动工作机制(试行)的通知》解读

文章来源: 贵阳市白云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4-10-15 10:56 0次 打印 关闭 [字体: ]

文件原文: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贵阳市白云区气象灾害应急联动工作机制(试行)的通知

问:文件出台的背景?

答: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提升全区防范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性天气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安全运行,制定本工作机制。

问:总体要求?

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切实提升灾害性天气风险防范应对联动能力和科学防控水平,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问:工作机制?

答:(一)完善气象灾害联合会商研判机制

1.常态化会商

区防汛、减灾管理机构应结合白云区气象灾害发生规律,在汛前及主要气象灾害发生季节开始前,组织气象、应急管理、农业农村、综合行政执法、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部门开展专题会商,分析下一阶段暴雨、寒潮、凝冻、大风、冰雹、雷电、干旱等气象灾害形势,共享行业信息,研判风险影响,共商防范对策建议(措施)。

2.临灾会商

当气象部门发布《重要气象信息专报》或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后,区防汛和减灾管理机构应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联合会商,结合气象灾害影响强度、影响区域、影响时间等因素,部署防范应对措施。

3.加强应急值守

当进入应急响应工作状态或满足其他条件时,区防汛和减灾管理机构以及气象、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综合行政执法等相关部门强化应急值守,在区委、区政府统一调配下开展互动联动、协同作战,高效、科学处置应对灾害事件。

4.灾后复盘

当气象灾害发生或结束后(事故灾害调查结束后),区防汛和减灾管理机构应组织相关部门对气象灾害发生和应对响应处置过程开展系统复盘研究,总结评估应急预案可行性、多部门协同联动时效性等方面经验教训,持续改进工作机制。

(二)健全以气象预警信息为先导的部门联动机制

1.优化气象预警应急响应联动

各地各部门应将气象预警信息纳入本领域、本行业应急响应启动条件,并结合实际合理确定应急级别,明确行动措施,特别是针对高级别气象预警的行动措施,将气象预警信息快速转变为应急响应行动。

2.递进式优化气象信息服务针对性

气象部门应当结合气象灾害发生演变影响及防范应对进程,按照“时效逐步缩短、空间不断精准、内容更具针对性”的原则开展递进式气象信息服务。各地各部门应结合最新气象信息,优化调整气象灾害防范应对策略。

3.规范强降雨临灾预警叫应工作

落实《贵州省汛期灾害预警叫应“211”工作机制(试行)》规定,健全完善以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为先导的强降雨临灾叫应工作机制,当发布气象预警(预警信号)后,气象部门应按照有关要求(附件),开展预警叫应与临灾叫应工作。各行业主管部门按照谁主管谁叫应的原则,负责叫应下级行业主管部门、所管辖企事业单位及在建工程参建单位。各部门应向同级防汛管理机构和上级主管部门反馈叫应落实情况。

4.强化高级别气象预警防范应对措施

当气象台站发布暴雨、寒潮、凝冻等等红色预警后,各行业主管部门应依据预警影响区域、时段,加强综合研判,启动和调整应急响应,督促提前组织危险区域群众转移避险先期果断处置突发险情灾情,最大程度避免或减轻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必要时果断采取停课、停工、停运措施。

停课。各级教育部门根据当地预警信息,结合影响时段和影响区域,加强风险研判,灵活安排学生上学、放学。因地制宜建立停课工作指引,并纳入本行业或本单位应急预案,紧急情况下对中小学校、幼儿园启动停课时,属地政府、教育部门和有关部门要做好滞留人员的疏散转移和安置工作,确保停课措施落实到位。

停工。应急管理、工信、文旅等各有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根据预警信息,结合影响时段和影响区域,加强风险研判,督促指导本部门本行业管辖范围在建工程、露天工矿、旅游景区等采取关停相关措施。进一步细化停工指引工作,并纳入有关单位应急预案。启动停工时,属地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按照职责监督指导企业及时停工停产,并做好滞留人员的疏散转移和安置工作,确保停工停产措施落实到位。

停运。交通运输、公安、公安交管等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根据预警信息,结合影响时段和影响区域,加强风险研判,落实公路等停运相关措施。公路运输等部门进一步细化完善交通停运工作指引,并纳入部门和有关单位应急预案中。启动停运时,属地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按职责监督指导各类主体及时落实停运措施,并做好滞留人员的疏散转移和安置工作,确保停运措施落实到位。

(三)建立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管理机制

气象部门应结合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评估成果,划定气象灾害风险区域,会同有关部门确定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推动建立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管理制度,压实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主体责任。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在接收到暴雨、强对流(雷电、冰雹、雷雨强风)、大风等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后,应当结合自身情况,采取停止作业、设施加固、人员转移等应对措施。

(四)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统一发布与广泛传播机制

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综合执法等部门应与气象部门建立完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城市积涝、森林火险等气象灾害风险预警联合发布业务,建立完善分行业、分灾种的气象灾害致灾阈值和指标体系,依托已建成的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统一发布预警信息。

气象部门负责向本级政府、相关部门、重点单位征集应急责任人清单,每年汛期前更新完善。如遇应急责任人发生变动,各单位应主动向气象部门报送已更新的应急责任人名单和联系方式,主动获取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并通过部门自媒体在行业内、辖区内开展预警信息广泛传播。

广播、电视、报纸、通信以及网络新媒体等应当及时播发或者刊登区气象台提供的适时气象灾害预警和预警信号。

车站、高速公路、旅游景点、商场、学校、医院、体育场馆、城市轨道交通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管理单位应当及时传播气象灾害预警和预警信号。

问:保障措施?

答:(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讲政治,切实担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深刻认识气象灾害风险防范应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化责任落实,在预防准备、监测预警、处置救援、灾后恢复等每个环节制定和落实气象灾害风险防范应对措施,全面提升全区气象灾害风险防范应对能力和科学防控水平。

(二)强化联动协作。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根据部门职责,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与气象部门建立信息共享、项目共研、培训互通等联动机制。气象部门要强化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加强主动互动联动,将递进式气象服务融入防汛指挥调度、避险转移等环节,切实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三)强化支撑保障。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建设,加强新技术在气象灾害防御中的应用,不断提升信息化保障支撑能力。有关部门加强城镇排水防涝工程建设标准,联合气象修订本地城市暴雨强度公式,完善城市降雨强度划分标准,强化重点项目建设的标准应用。

附件:贵阳市白云区汛期强降雨临灾预警叫应标准

附件

贵阳市白云区汛期强降雨临灾预警叫应标准

叫应类型

叫应标准

实施主体

叫应对象

叫应

方式

反馈时限

预警

叫应

省、市气象台发布蓝色及以上级别暴雨预警,暴雨落区范围覆盖白云区三分之一以上区域。

区气

象局

区政府分管领导、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相关负责人。

传真、短信、微信等

2小时

区气象台发布黄色及以上级别暴雨预警信号。

区气

象局

区政府分管领导、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相关负责人。

短信、微信、传真、电话等

2小时

各行业主管部门

本行业领域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所辖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及本行业(领域)风险隐患清单中的转移避险(巡查防守)责任人。

短信、微信、电话等

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各行业主管部门

本行业领域各单位分管负责人和所辖企事业单位、在建工程参建单位分管负责人。

短信、微信、电话、视频调度等

2小时

被气象部门、上级部门叫应。

临灾

叫应



气象监测站点1小时雨量达50毫米或3小时雨量达110毫米或6小时雨量达140毫米及以上且可能持续时。

区气象局

区政府分管领导,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相关负责人。

电话、短信、微信、传真等。

1小时,并持续跟踪反馈

有气象监测站点1小时雨量达70毫米或3小时雨量达150毫米或6小时雨量达200毫米及以上且可能持续时。

区气象局

区委、区政府主要及分管领导,区应急管理、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综合行政执法等部门主要负责人。

电话、短信、微信等。

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防汛Ⅲ级以上(含Ⅲ级)应急响应。

各行业主管部门

本行业领域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和所辖企事业单位、在建工程参建单位主要负责人。

电话、短信、微信等

1小时,并持续跟踪反馈

被气象部门、上级部门叫应。

收到山洪灾害红色预警、地质灾害红色预警。

主要江河及其支流水文控制站达到警戒水位洪水且持续上涨。

水工程发生重大险情时。